群众福祉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达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位、丰富城市内涵为重点,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,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宜居之城。
城市品质再升级
夜晚,在达城滨河路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,“现在河岸两边打造出来了,饭后散散步、吹吹风,太惬意了。”
莲花湖湿地公园、塔沱湿地公园、城市运动公园、梨树坪湿地公园、音乐公园……五年来,达州陆陆续续增添了十几个城市公园。
城市因提质而靓,生活因提质而美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,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,一处处公园景色秀美……达州坚持为民谋福利、谋福祉,织密民生工程保障网,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、一路一街的变化让人喜悦。
立足“南拓、东进”的城市发展策略,马踏洞、莲花湖、柳家坝和长田坝等新区初具规模,“五桥六路七大新区”拉开达州城市骨架,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45平方公里,城市空间扩展近70%,常住人口增加至135万人,5个县(市)新增城市建成区21平方公里。
聚焦公园城市建设,扎实开展“口袋公园”、绿化增彩、景观提升、退菜还绿等行动,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7.69%,绿化覆盖率达41.54%,人均拥有公园绿地14.26平方米,地绿山青水美的宜居城市环境逐步形成。
把握民生动脉,安居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,公租房保障惠及3.4万余户,发放租赁补贴3.2万余户;9.36万户居民“出棚进楼”,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示范项目600套人才公寓开工建设;
大力推进旧城改造,不断改善民生福祉。投资39.8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685个,惠及8万余户居民,创建省级示范项目3个。新增652部既有住宅电梯,打造完整居住社区36个、绿色社区63个;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、完工率居全省第1。
五年来,达州在城市更新行动中,融入“绿色、生态”理念,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展现达州美丽形象的发力点。全市建成海绵城市10平方公里,新(改)建供排水管网563千米,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,中央督查、省督查反馈问题全部按期销号。
……
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、一个个民生项目的推进,达州城市正加速“蝶变”。这场城市之变,群众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
城乡发展再提质
春日里,在青山的映衬下,渠县三板镇大雾村整洁而又美丽。各家各户的院坝前都建有小花园,院坝堡坎材质统一,既美观大方,又别具一格。
“以前是土墙土院子,旱厕味道大,杂物到处堆,环境卫生差,经过这几年提升治理,房屋改造了,道路硬化了,基础设施齐全了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”大雾村村民陈凯说,如今村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,感觉和城市没好多差距了。
五年来,达州聚焦农村危房改造,强化农房风貌管控,提升农房建设服务管理水平,让贫困户“住有所居、住有所安”,让乡村“留住青山、记住乡愁”。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“动态清零”,农村危改8.2万套、土坯房改造16.48万套,让259.14万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新居。
五年来,全市新(改)建公厕1190座,户厕77464座,“厕所革命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。292个污水项目(覆盖原307个乡镇)建成投运,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从9.45%提升到100%,行政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实现全域覆盖,美丽乡村成为达州的靓丽底色。
全力培育“省级百强中心镇”,助力“两项改革”,15个乡镇进入“省级百强中心镇”培育名单,大竹石河、开江任市、宣汉南坝成功上榜全省首批命名公示,中心镇引领片区发展的重要地位凸显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果丰硕,培育国家级特色小城镇1个,省级特色小城镇6个,省级试点和扩面对象32个。
做实传统村落保护文章,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,省级31个,市级16个,四川最美古村落7个,位列全省前列。
……
五年为期,巴渠大地美景如画,宜居宜业宜游:城市建设华丽嬗变,万千百姓喜迁“优居”,住房保障“梦”圆安居,美丽乡村“花”开遍野……一座居者自豪、来者依恋、闻者向往的魅力达州跃然而出。(严衡玬)